作者/郭芯瑜
海,是生命萬物的源起,保護海洋環境是重要的課題。
許多人喜歡在炎炎夏日到「黃金海岸」玩水消暑,可是你知道嗎?在牡蠣採收後,大批的蚵架和保麗龍全被打回岸上,景象慘不忍睹。在地居民表示:有些蚵農採收完,就把蚵棚打斷,讓它流走,懶得收啦!有位專家曾說過:「保麗龍很容易破碎,破碎之後的小屑屑會讓很多生物誤食而致死。」看來破碎的保麗龍已成了食物鏈的殺手了。
每逢暑假期間,馬沙溝海水浴場都會展出各種沙雕,可以去那兒散散步、吹吹風,是個不錯的休閒場所。可是之前這裡可是受到非常嚴重的人因為破壞,垃圾大量填埋,廢棄物無止盡的傾倒,掩埋場內惡臭沖天,濃黑汙水流滿坑地,對於地下水及鄰近海水浴場、潟湖造成莫大的影響。
臺灣四面環海,海岸線長,可惜的是這些海岸並非金光閃閃的沙灘,而是用金錢硬築起來的海岸。港口、海堤、消波塊、護岸等人工設施,逐漸代替潔白細柔的沙灘,這樣的問題在學者眼中雖然嚴重,卻是百姓最無感、最被忽視的議題。我們是否還要延續過去的作法,不斷汙染大海,還是尋找與自然共存的可能途徑?
海,蘊育著許多生物,我們應該好好的愛護它。只要我們助海洋一臂之力,在沙灘上只留足跡,不留垃圾,「美麗海」指日可待。
刊載於106年12月3日中華日報